什么是认知能力

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、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,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、性能与他物的关系、发展的动力、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。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。其实,认知能力就是一种搜索能力,是一种能够从复杂问题和事务当中,能够搜索到一条真正有效的路径和线索,让你找到真相和出路的能力。

人的认知能力包括: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像力、注意力。

一,观察力——发现世界

观察力是一种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搜集信息的能力。观察,既要做到系统全面,又要做到细致人微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脉络,作为你行动的先导。当信息积存多了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有的信息之间是可以互相依赖的。用眼睛看世界,用心发现世界,同样的世界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、带来酬劳。那么,该如何培养观察力呢?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种培养观察力的方法。

(1)目的明确:无目的地观察是不会有收获的,常常是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,既浪费时间,又浪费精力。例如参观展览会,有的人参观展览会有明确的观察目的,参观后有很多收获。有的人漫无目的,走了一圈儿后,什么也没得到。一般讲,观察的目的越具体、越明确,观察的效果就越好。

(2)方法得当:生活中,我们又何曾没充当过“盲人”的角色呢?盲人摸象,各执一词。片面的观察,常使我们以偏概全。因此掌握好的观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,好的方法常常事半功倍。我们要做到有序性,即观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。抓重点,根据观察的目的,观察应抓住主要的、关键的特征,进行仔细、反复的观察和对比。

(3)基础知识:观察的效果与观察者的知识储备程度关系密切。毛泽东曾经说过,“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,感知的东西不一定理解。”例如,苹果落地是常见的现象,为什么牛顿观察到这种情况会启发他发现万有引力呢?这是因为他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,并且正在研究思考这个问题,所以这样的观察才能起作用。

(4)善作观察笔记:首先,观察笔记有利于观察资料的积累和保存;其次,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使之更具有逻辑性。此外观察笔记有利于思维的发展,有时还能悟出新的灵感。在记观察笔记时也可对事物的初步研究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。只要能持之以恒,你的洞察世事的能力就会提高,内涵也随之深厚,知识储备也一定会日益广博。

二,记忆力——记载人类的进步

“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回忆而已,人类历史也是如此。”

由大师的话中可以用一句话总结“记忆”一词。记忆到底是什么?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。你曾经游历过许多处名胜古迹吧!你曾经观看过许多场戏剧、电影吧!你曾经听到过许多首流行歌曲吧!你曾经思考过许多种疑难问题吧!你体验过喜怒哀乐!你学习过公式定理!你背诵过外语单词!虽然,有些事已经过去了,但是,有时候它们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。大脑这种对经验的再现,就是记忆。

为什么说“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”呢?因为非“经”非“验”过的事物、事情是无法“记”得住、“忆”得出的。

打个比方说,人脑就像一个图书馆,如果图书馆的书库中根本没有进过那本书,怎么能借给你呢?记忆也是这样。试想,如果问你“空中飞碟”什么形状?喜马拉雅山的雪人什么模样?印第安人的文字如何写?原始大森林中的道路怎么走?你一定无法确切地回答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你没有亲自看过或亲自干过、亲自“经验”过。所以,记忆作为人脑的一种反映形式,它只能反映过去所经验过的事物。

说来有趣,尽管记忆是众人皆知、谁都熟悉的心理现象,但至今没有人能够揭开记忆的“庐山真面目”,人们只是对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。那么,记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?有没有规律存在?现在就让我们分析研究一下。

记忆,顾名思义,先有“记”,而后有“忆”。识记和保持就是“记”,再认或再现就是“忆”。“记”是“忆”的前提,没有“记”绝不会有“忆”,“忆”是‘记”的验证,“忆”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“记”得不好。所以,记忆是个“记”与“忆”彼此紧密联系的完整的心理过程。

说得具体一点,它包括识记、保持、再现三个过程。这好比电脑的输入、储存和输出的过程。输人的信息能否顺利地提取储存的编码是很重要的。编码水平高,提取就容易。反之,提取就困难。编码是有规则的,人脑记忆也是有规律的。如果按照记忆规律去进行记忆,那么记忆力就能很快增强。这就是记忆的诀窍。

三,想像力——人类的翅膀

想像力能使那些常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东西变为现实。这就是人的伟大之处。虽然,我们对人类是何时和怎样具备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还不了解,但不能不承认,想像力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。在万物当中,最不可思议的创造物,也是最杰出的创造物就是人。因此,人是万物的灵长,是神之第一的作品。可以说,人的创造范围完全是由人对自己的想像和认识所决定的。

爱因斯坦曾说:“想像力远比知识更重要。”决定创造范围的想像力当然比知识更重要。但我们必须记住,知识是基础,也是绝不容忽视的。创造力就是让人们想那些不敢想的,做那些不敢做的事情,也就是自由、任意地发挥自己的想像。开始时,也许是空想,但如果你能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,也许理想就能变为现实。也可以称之为“构造力”。

为了使人类社会有更大的发展,我们需要极大的想像力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思考训练,使自己的思想有飞跃的发展。由此,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想像力。只要我们的想像力不衰竭,我们的创造力就永远不会枯竭。保持活跃的思想、敏捷的行动,将“成功”事业进行到底!那么,在加强想像力的培养方面,应注意以下几点的日常练习:

1. 想像是在已有的表象上展开的,任何想像都不能离开已有知识基础。一个人的感性知识越丰富,就越能产生丰富生动的想像。对已储备的知识,要善于在实践中运用,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印象,并在运用中提高想像的积极性。

2. 阅读是培养想像力的有效途径。阅读文学艺术作品要根据作品的描绘,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。阅读科技读物应在读懂作品文字说明的基础上,进一步全面了解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,努力领会所讲述的科学原理、原则,不能浅尝辄止、一知半解;阅读历史、地理、经济、政治类读物,不能死记硬背,要理清头绪,展开想像。

3. 一切科学发明、技术革新、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创造想像。首先,原型启发。原型启发的事例在各种创造发明中是屡见不鲜的,通过联想可把旧有表象结合起来或把旧有表象典型化而产生新形象。其次,灵感出现。灵感是人的全部精神力量和高度积极性的集中表现,在灵感状态下,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创造活动对象上,意识十分清晰而敏锐。

四,注意力——行动的先导

首先要有相当广泛而固定的兴趣。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,也就很难产生注意。因为对同一事物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。比如一张音乐会的广告,马上会引起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注意,可是对音乐毫无兴趣的人,对此就可能视而不见。

其次要做注意的主人,不做注意的奴隶。譬如: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,而千篇一律的、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注意。但是在有的情况下,却需要重复,“重复是学习的母亲”,要迫使自己摆脱新东西的诱惑,把注意集中到需要的客体上,既能够拿得起,又能够放得下。

再次要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范围。因为注意的范围越大,把握的对象越多,要达到高度水平的注意也就越困难;反之,注意的范围越小,把握的对象越少,要达到高度水平的注意就越容易。世界上凡是有成就的人,乃是能始终把自己的注意力和注意范围集中在某一点上的人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注意范围越小越好,关键是要适当。

最后要了解和掌握自己注意的优缺点,扬长避短。例如:注意力转移较差的人,做事时要尽力安排得集中一些,时间长一些;反之,注意力转移好的人,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同时安排几项事情,前一项告一段落后,即可开始下一项,这又是前一项的积极休息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